Search


下午家教學生是一對感情很好的姊妹花,姐姐打從基隆來,妹妹則住桃園,兩人交通往返時間遠比上...

  • Share this:


下午家教學生是一對感情很好的姊妹花,姐姐打從基隆來,妹妹則住桃園,兩人交通往返時間遠比上課時間還長,然她們仍甘願每週固定上課,讓我超感動的!今天是我們的第二堂課,在複習上回動作也教了新的動作之後,我很快進入更有趣的遊戲:在簡單基礎的音樂聆聽與解釋之後,請她們倆兒自己試著把動作放到音樂做練習!
才剛說完這個「超有趣的練習遊戲」,我馬上在兩姊妹臉上看到輕微的驚恐遲疑!呵,第一次嘗試,總是這樣的,大夥兒對於「新經驗」總是會害怕的嘛!姐姐還說:「在FB上看到老師寫說要學生自己跳舞還有理念啥的,都覺得老師說得很對!一旦輪到自己,就覺得很可怕!」還問:「今天才第二堂課,就要我們自己跳,會不會太快?」也希望我能先示範。我搖頭,還是堅持她們得先自己試一次,一再強調:「自己跳舞真的沒有那麼難,如果我先示範,妳們就會跟著我的方式,就很難發現自己其實有能力自己聽音樂、跟著動!」幾乎是半強迫性地,我請她們先試一次看看。
果然!音樂一下,她們倆兒很自然開始動了起來,五分多鐘的音樂,每分每秒的動作都在拍點上,節奏感毫無問題!在開放練習當中,很快發現兩姊妹各自的肢體律動與音樂聆聽特色:姐姐較著重在旋律的聆聽,在緩慢律動中,跟著節拍做細緻的變化,且較常使用線條形的動作;相對地,妹妹則多用腰臀動作,節奏感極佳地跟著音樂做律動,動作多依隨節拍做變化。
這樣的「即興」練習讓兩人特性很快凸顯出來!好玩的是,兩人明明把練習做得非常好,卻又欠缺自信地懷疑自己做得不夠正確!呵,小孩子一聽到音樂,自然手舞足蹈了起來,不管對錯地逕自歡喜。反觀成人,卻是需要明確指示與規範,才敢小心翼翼地「跳舞」,一旦要成人自己動身體,首先面對的總是心理關卡!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到底被灌輸了什麼?又是被剝奪了什麼?
在舞蹈教學上,我的「大願」依然是希望自己的學生每個都有能力自己跳舞且各自發展屬於自己的獨特舞風!以這對姊妹花兒為例,我相信在慢慢琢磨身體基礎功之後,在本身性格特質、身體律動方式差異以及音樂聆聽方式不同等因素下,未來兩人舞蹈風格肯定迥異!


Tags:

About author
只要不在沙漠,便是走在返回沙漠途中的浪者
只要不在沙漠,便是走在返回沙漠途中的浪者
View all posts